素描,中国美术教育中三大科目中的比较重要的一课。
素描的目的是以单色表达体,而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以最少的文字告诉你最本质的原理。
那么让我们开始吧。
一、素描的对象是由面组成的体。造体是我们的目的和终点。体,指占有一定空间的事物表达视觉所能见到的体就是造体。这是一个需要在绘画时时刻徘徊在脑海里的概念,我们画的不是单单一个面,而是一个三维事物,经过光的照射产生了许多不同的面。
二、抽象明暗。
我们能看到体是因为光的存在,如果没有光,留下的只是一片黑暗,有光照来就存在体对光的遮挡。因而就有背对光的部分和光被体遮挡而产生的影子。我们抽象提取面向光的部分和背对光的部分,这就叫抽象明暗。
三、形体明暗
把简单的抽象明暗更加细化,并且落实在物体上,这就是形体明暗。这里引入一个概念,“色阶”。由于距离光源的远近不同,在物体上反映出来的颜色深浅也就不同。但是大体会依附于“距离光源近的部分亮,背向光源或者距离光源远的地方比较暗”的规律。由于这种不同,落实在体上便产生一种由亮到暗的过渡,这种过渡就叫色阶。形体明暗的表达过程就是在还原这种过渡,就是在表达这样的色阶。
再引入一条宗旨,维持整个物体的色阶,然后再维持局部的色阶。局部的色阶依附于整个物体的色阶。
四、空间明暗
近处的事物总是更加清晰明确,相对远的事物模糊且不那么明确,这就是空间的作用。对于这种空间的作用,落实在具体的表达上就叫空间明暗。大致的规律就是“近处的亮部越亮,暗部越深,远处的亮部越灰,暗部越浅”。对于考前做到这一步足矣,但对于整个绘画而言显得太过于教条主义。你想象一个摆有两个石膏像的房间,在远处那个石膏上的边上打一束灯光,然后让你在同一幅画面里表达这两个是石膏像,你会选择把近处的石膏像作为突出的表达对象吗?不见得。所以在离开考前应试教育之后,我们要尊重事实的现象来进行表达。
五、锐利与平缓。
物体的复杂性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这就产生了物体不同面部的转折,这种转折可分为锐利与平缓,就是物体表面坡面或者夹角的大小。对于这种锐利与平缓,我们需要通过敏锐的捕捉,并且通过色阶过渡的反击来加以表达。
六、质感。
又可以称为表面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去表达物体表面所特有的肌理,例如毛发或者皮肤,毛发柔软且给人舒适的感觉,这就需要松动的笔触和绵软的雾状笔法来加以表达。皮肤表面有微微粗糙的质地,就不适合用过于细腻的调子加以表达。
总体而言,质感依附于以上五个重点,在以上五个重点的问题无法解决时,便无需考虑质感,而应该转向解决上面的问题。
我所讲做的一切是每一位绘画者在素描的认知上必须明白的事情,但是只有在结合到实际的绘画体验中才能真正的领悟。
最后,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绽放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