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艺考生在考大学的时候,往往会根据专业类别的不同进行不同方向的报考,比如我们常提到的绘画、雕塑、实验艺术等,其实都属于美术学科下设的专业,而像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等专业则属于设计学科下的专业。
然而美术生可选的专业学科方向还不止于此,比如像戏剧、影视类和艺术理论类学科下也有可选的专业方向。那么如何判断哪所大学的学科实力强,哪所大学的学科实力相对较弱呢?今天我们就以美术学科为例,教教大家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出一所大学的美术专业到底好不好?
首先最简单的方法是从院校的官网入手,通过官网里的资料介绍,了解这所院校的学科、专业、创办时间以及办学规模。
一般来说,美术学科开办时间较早的院校,学术思想更为深厚,教学经验也更为成熟,美术学科专业实力也就更强,比如目前仍保留着美术专业校考的各大美院,美术学科的创办时间基本上都是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
而综合类大学里的美术学科,一部分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新开设的,比如像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还有一部分院校是由于国家为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全面普及艺术教育,所以在2000年左右才陆续开设了美术类的学科专业,比如像郑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总说美院的美术学科实力要比综合类大学强一些。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像清华大学的美术学科虽然也是在两千年左右开设的,但其美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院,所以艺术根基如果扎得深,学科实力自然也不会弱。
除了开设时间,院校办学规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院校的学科实力。根据2020年教育部学科目录来看,目前美术学科下面有十个专业,一般情况下,开五六种美术类专业的院校要比开两三种专业院校的美术学科实力强一些。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就是后起之秀,1985年才开始招第一届本科生,和其他美术强校相比,学科发展的脉络并不占优势,但是自学院成立以来就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重点扶持,再加上中国美院和国外院校引进大量的师资,导致近些年办学的成绩越来越强。再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小而精的办学模式,虽然在美术学科下只开设了绘画专业,并且每年只招收二十五人,但专业实力和学术水平在行业内也是属于不错的。
通过官网来查看院校、学科创办时间和办学规模,这只能算是粗略的判断学科实力的初级方法。那么想要达到更加精准的判断,我们还需要查看该学校在教学部学科评估中的排名。目前比较权威的排名是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虽然该评估是高校自愿参与评选的,并不涵盖全国的所有院校,但敢于主动参加评估的院校肯定也是相当有实力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参考上榜院校的排名情况,便可判断出院校学科实力的状况了。
除了参考院校学科评估排名的情况以外呢,我们还可以通过查看院校是否有美术学科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授权点来判断。那么一般情况下,拥有着美术博士学科授权点的高校要好于没有博士授权点的高校,拥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要优于没有美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并且美术学博士点和硕士点数量多的高校要好于数量少的高校。
当然拥有美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学校,那就实力更强了。拿拥有美术学博士点的高校来说,目前全国有十六所院校拥有美术学的博士点,可以看到,拥有美术学博士点的院校,和学科评估表现比较好的院校基本吻合。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八大美院里,至少一半以上的院校都没有美术类的博士点。但是这些没有博士点的美院在学科评估中的排名却很靠前,有些甚至超过了有博士点的院校,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没有美术学博士点的美院学科实力就不强了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大部分美院的美术类专业偏实践的方向会比较多一点,比如像绘画、雕塑、实验艺术和跨媒体艺术等等专业,而这些专业的最高学位就是硕士,没有博士,而偏理论研究类的美术学专业呢最高学位则是博士。所以我们会发现,拥有美术学博士点的院校当中,师范类的院校占到了大多数,这是由于师范类院校擅长的就是搞美术数理论的研究,因此相对来讲博士点就会多一些,而擅长实践类的美术专业方向,由于没有着重发展美术理论的研究,博士点自然就少一些。
所以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要知道,不同院校主攻的方向不同,就会导致博士点数量上的差异。因此根据自己擅长的方向找准适合的院校这点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有观众就会问了,如果我想报考的院校办学时间并不长,学科评估也没有上榜,并且既没有博士点也没有硕士点,该怎么判断呢?对于这种情况,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咨询专业的圈内人,而圈内人可以是该校往届的毕业生,也可以是美术行业内的人,毕竟过来人和行业内的人对于谁优谁劣会有较为精准的认识。
总之各渠道的信息,其实。就有自己的片面性,所以想要了解一个学校学科的好坏,综合各个渠道的信息才是最好的方法。